福州金针菇第一人----何从林
点击数:18452008-07-14 00: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福建永泰的何从林,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与香港一家贸易公司合作经营东南亚地区的反季节蔬菜进出口的贸易中,偶然发现一个新目标。
何从林:“发现一个品种,在香港的销量很好,价格也很高。” 这种并不起眼的蔬菜,当时在香港菜市1公斤的价格卖到3.5美元,丰厚的利润让做了多年蔬菜生意的老何惊奇,然而兴奋之余又有些遗憾。香港销售的金针菇都是从台湾和日本进货。金针菇当时在内地虽然已有生产,但是量少,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何从林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从林:“我们作为农业大国,应该要有这产品来供应港澳市场。而这种产品在我们大陆没有货源没有厂家,拿不到货。”大陆内地的金针菇都是少量季节性生产,老何出于生意的敏感,决定自己生产反季节金针菇。 何从林:“我们必须在大陆创办一个工厂,保证自己市场的需要,也保证作为季节性产品来销售。”
1994年7月份,他拿出自己做生意赚得的所有积蓄80万元,在家乡与一家闲置的烟叶加工厂合作对方出厂房他出资金,打算生产出来后直接供应港澳地区。
何从林:“当时我们的胆子太大了,也是蛮干,按有流水线的生产线来做的,显得非常苛刻。在大陆生产化生产室内低温栽培的工厂可以说没有,我们是第一家。” 生产过程从装袋、消毒灭菌、接种到发菌、出菇都专业分工生产,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当时在内地还没有人尝试过这种大规模生产,有的也仅仅是实验室里小规模的试验。短短的三个月过去了,眼看就到出菇的季节,何从林忐忑不安。何从林:“做出来的产品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污染率很高。” 一进菇棚,何从林发现菇架上一包又一包的菇发生霉变,80%的菇袋都被污染。即使剩下20%的菇袋没有霉变,但出菇的质量也没有预想的好。何从林股东胡必先:“按规格应该要十三厘米高,你结果7、8厘米高就开始冒袋,菇伞太大了。” 看着一袋袋废菇被清理出冷库,再瞅着剩下这些“营养不良”的菇,何从林的心也像被冰冻过一般冰凉 冰凉。何从林:“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总认为这个品种一定要把它办起来,不办起来的话心里总觉得一块石头没有掉下来。”
何从林和合伙人老胡开始四处求医,邀请了福建省农科院几位专家前来把脈但仍不见起色。再像这样下去,投进去的一百多万就要打水漂,一切将前功尽弃。他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更没想到的是,正当他为金针菇寻求医治良方的时候,1995年的一天,从医院方面传来消息,他必须也要为他的身体寻求良医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 张明医生:“他这个病人是多囊肾导致肾功能衰竭。”
何从林得的是尿毒症,这种病不能自然排泄,只能靠人工肾来清除体内的垃圾,也就是经常说的透析。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 张明医生:“透析完也不能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生活状态当中,只能维持一般的生活,所以对病人来说也是相当痛苦的。” 此时老何艰难地做着抉择,一边按照医院的要求定时透析,一边仍然不忘他的金针菇生意。何从林股东 范建登:“这算起来也是重的病,但他对企业对食用菌生产这方面非常关心。”治病期间,一个朋友给他传来一个好消息,福建晋江有一个金针菇种植很有经验的林师傅,答应帮他解决发霉腐烂的难题。何从林:“他以前有成功栽培的经验,大规模生产的还没有,他来看了我们厂之后,按他的思路非常适应栽培。” 何从林股东 胡必先:“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人操作中在接菌方面,棉花塞不够紧,消毒时间不够,操作的工人马虎,细菌从袋口进去,产生污染。” 他改用原来的“消菌法”为“再生法”来生产,相比较“再生法”减少将菌包长出的菌丝摘除这道工序,直接在出菇期间增施二氧化碳,催化菌柄加速伸长。因此减少了污染的可能。 永泰县金针菇厂厂长胡必先:“这个关键是什么原因呢,是套袋袋子要拉上去,比如说已经长这么多这样子,长高点袋拉一点,再长高点再拉一点,随着袋子一直长上去,再一方面氧气太重,氧气太重就是伞子比较大,要控制氧气,二氧化碳多一点,太多也不行,没有帽子,二氧化碳和氧气要相对配合。原来失败的时候一袋平均产量132克,现在一袋是200克到250克,差了半斤。” 从接种消毒到冷库培植整个过程都必须处于无菌状态,同时原材料的成分比例、冷库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均衡都非常讲究。在林师傅到来的半年后,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接种工人:“咱们这接种要注意什么东西?整个要密封,手伸进去里面不可以通风的,这包拿起来,要舀两勺半棉花稍微烧一下,塞进去,摇一下要摇均匀,均匀的话菌种长的比较好。”何从林:“那时候开始基本稳定,成功率达到80%-90%,污染率很少。本来差点赔得个精光,最终坚持到太阳出来的那一天。”金针菇产销并没有因为老何的生病而受到影响。由于不愁销路,生产量不断扩大,从1996年到2000年,他在永泰先后建成五家金针菇厂,日产金针菇7吨左右,其中2吨销往香港,剩下的在内地销售。 何从林:“可以说在全国规模是比较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 2000年5月份,一次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何从林发现北京的市场只有一家外地企业生产的反季节金针菇,其余的就是当地农民种的季节性金针菇,市场存在很大的空间,于是老何决定北上卖菇。何从林:“每天3,5吨金针菇拿到北方包括北京上海,或者天津卖。”
老何的菇一到北方就卖得很好,尽管价格比起其它菇有些偏高,但每天3.5吨的菇还是销售一空,价格高的时候一公斤可以卖到20元。老何尝到了更大的甜头,不久他发现一个头疼的问题。 记者:“ 这原材料是什么?” 何从林:“是农民的下脚料,棉子壳、麦皮、蔗杂等。这些都是从北方调过来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做好的产品返销到北方,这样变成物质倒流。” 一吨菇从福建运到北方的运费是3000块钱,一天3.5吨就得花掉1万块钱,一年不要说365天供货,就是有一半时间供货也要开销150万元以上。而种菇所用的原料又大多从北方采购,所需运费也不少。何从林:“一个厂原副材料消费500吨的话,一个工厂原副材料都要差20万,这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数字。”
为节省成本,2002年底,何从林决定北上种菇,他在北京大兴租用三十亩地创办金针菇企业正式扎根北京,用当地农民的下脚料生产金针菇。何从林:“对我们公司来说生产成本一定的降低,同时又保证产品的新鲜。”公司投产后,日产金针菇3吨左右,北京市场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金针菇,老何开始愁起销路。而当时北京金针菇市场已经出现竞争的苗头,还有一些外地厂商也在虎视眈眈。 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脱颖而出,老何为此伤了不少脑筋。他经常对着别人产的和自己产的金针菇苦思冥想,直到有一天,他有了个新发现:其他企业产的金针菇有带培养基,带根部。何从林:“他们拿回去的分量只能70%可吃。”
为保水分和延长保鲜期,其他厂商的金针菇销售时一般不弃根,但是利用率低,何丛林想到要将自己的金针菇根部切掉卖,保证100%可以食用。何从林:“我们的完全是无根的,没有什么浪费。”一个小小的改进让老何喜出望外,尽管保鲜期从原来的十五天缩短成十天,但消费者还是喜欢这种省事又省钱的金针菇。这一次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一上市,老何的菇就立即被各地批发商抢定一空。东北批发商杨兴福:“你好,你们一般一天到这里来批发多少金针菇?三车到五车。发到哪里去?主要发到东北,在这边过去卖一天一般100件左右,也就是2吨吧。” 记者:“一天你批发多少金针菇?” 北京当地批发商 秦贺:“大的一般一箱,小的七八箱。” 记者:“一般批发到哪里卖?” 北京当地批发商 秦贺:“西郊批发市场那里,一般供应饭店用。”记者:“当地的老百姓买的多吗?” 北京当地批发商秦贺:“也买,买的少点,没有饭店的多。” 记者:“从这里批发走的时候价格多少钱?”北京当地批发商 秦贺:“7块多点,卖七,八块钱,有时候便宜点,有时候贵点。” 老何的事业一天天的做大做强,但他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常年靠透析维持生命的他,身体已经非常消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医生 张明:“这个病人在我们这里做透析已经九年了,一周透析两次,还要打针还要躺在这里四五个小时。”
他告诉记者,十月份要到北京来动一次大手术,由于常年扎针,他手臂上的血管已经粘合,想从身体其它部位转移血管使用。而每一次说起病痛他总是轻描淡写。 何从林:“我的身体欠佳。我手下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我们现有的股东都是我们的骨干,个个负起产品的责任,现在我基本上让手下来完成。” 股东:“精神方面非常好,没有崩溃。” 老何说:动完手术他还想多活几年,还想多赚点钱,赚钱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为了看病和过舒服的日子。遍布全国的十几家金针菇厂已经成为他全部的精神安慰。 何从林:“现在几千万,几千万的在我手下最少三五个,他们现在见到你还是管你叫,啊呀,还是师傅啊,都是叫我老大哥师傅啊,比如说我现在要做个事情,几个电话给小师弟都是几千万,我在这其中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现在原本在他手下打工的工人也都有自己办起厂的,从他辐射出去生产的金针菇现在每天产量超过4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他打算下一步搞产品的绿色认证,等认证完他要把金针菇卖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