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期刊《福州食用菌》第60期

秋冬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点击数:2562008-12-01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秋冬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一、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
二、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
三、创造适宜的干湿差。秋菇前期,菌筒内部含水量较充足,完全能满足第一茬菇子实体生产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表面干燥1~3天,再盖上薄膜,以提高畦温,促进菌丝生长。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提升温度,促使下一批菇生长。
四、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气温在23℃以上时,每天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气温在17℃以下时,每天通风一次即可。要保证子实体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水分和新鲜空气。
五、给予充足光照。香菇子实体在生产期间必须有一定的非直射阳光的光照,一般能在菇棚内顺利阅读报纸上的小字的光照强度就可以了。
六、预防杂菌感染,延长菌筒寿命。可在墙壁、菇架、地面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来苏水溶液防治杂菌感染。(中国食品产业网)
【责任编辑: (Top) 返回页面顶端
  • 主办单位: 伟德网投官方 福建省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
  • 地址:福州市西二环南路长汀里9号农技推广中心6楼 邮政编码:350004
  • 电话:0591-83811809 传真:0591-83811809 E-mail:E-mail:fzmushroom@fzagri.gov.cn chenxuco@sina.com
  • CopyRight© 2008 伟德victor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晖鹏网络